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资源

儒家尊奉的典籍

发布时间:2019-6-10      阅读次数:764
儒家尊奉的典籍 就《周易》而言,也有《易经》、《易传》和易学之分。《易经》是《周易》的专称,一般认为其书是周文王被囚于商时所作(这种认识有误,我们将在后面讨论),形成于商末周初。《易传》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共十篇。《易传》成书于战国时期,作者大都认为是孔子或孔子的学生。从汉武帝开始,随着儒家经学的确立,《易经》被奉为经典,各朝代都有一些人专门研究《周易》的经、传,或作注释,或阐发其义理,他们的研究成果统称为易学。   《易经》、《易传》和易学三者有联系,也有区别。《博物志·文籍考》说:“圣人制作曰经,贤者著述曰传。”这里给出了两个条件:一是“圣”、“贤”之别;二是“作”、“述”之分。“圣”字甲骨文写作或,字形像人上张着个大耳朵,后来又加了张嘴巴,能听能说之义,引申为“通”。天文、地理、人事、物宜样样精通,并能说会道,不仅学问好,而且品德高,只有这种完人才能被称为圣人。“贤”字甲骨文写作,手指大眼睛,会意能看事,引申为善于模仿,多才多艺的意思。贤人模仿的是圣人,所以“贤人”是指才能、品德都不错,但比圣人还差一点点的人。因为能力差一点点,就有了“作”和“述”的区别。“作”是创作,最先发明的东西才能称为“作”。“述”的本义是循,遵循的意思。对已有的成说进行阐述、解释为“述”。孔子在《论语》中说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可见“述”和“作”是不一样的,有一个专利权的问题。《周易》是圣人创作的作品,是“经”。而《易传》是不是孔子写的虽然尚有争议,但即使是他老人家写的,也不能称为“经”,只能称为“传”。   “传”是传授的意思,是自认为懂“经”的人对经的解释。相当于现在的老师授课,课文是“经”,老师做的备课笔记就是“传”,学生听了老师的课后,勤奋一点的学生就做一做读书笔记,写点心得,这就是“学”。老师的备课内容是否超出课文之外?老师传授的方法得当与否?学生领会的对不对?这些都不一定,因为素质有高低,心情有好坏。这也像歌曲的流传,词曲作者来了情绪,将灵感化为字符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是“经”。专业歌手觉得这首歌写得好,旋律优美,就拿到舞台上去演唱,虽然加上了自己的理解,但水平还是蛮专业,基本上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这是“传”。歌曲流传开来,会唱不会唱的人都喜欢哼几句,有的还能卡拉OK,有的不识谱,黄腔黄调,甚至将快乐的歌唱得悲伤,这就是“学”。“学”也是有感而发,但发的是自己的感,与原创者的那份情合不合拍,就很难说了。正因为此,《易经》、《易传》与易学三者不能混为一谈,一定要分清,但纵观易学史,情况却正好相反。   在西汉初年,经学初兴时,《易经》和《易传》还是分开的,司马迁当时还把《易传》十篇称为“十翼”。“翼”的本义为翅膀,称“传”为“翼”是将其看作《易》的辅佐资料,算不上“经”。在形式上,“经”、“传”分开,一般是“经”分上、下,“传”有十篇,共十二篇。西汉晚期,《易传》就开始被称为“经”,“经”、“传”被合到了一起。魏晋时期的王弼又进一步将《彖传》、《象传》逐句拆开,分属于每卦卦爻辞之下,把《文言传》分属乾、坤二卦,其它四“传”则附于“经”后。王弼易学一直被视为正统的易学。王弼的这种合“经”、“传”为一的易学传本,对易学的研究影响甚大。直到今天,由于王弼传本被采入《十三经注疏》,所以,现在的通行本仍然是王弼本。   古人合“经”、“传”的初衷一定不坏,大概本于两点考虑,一是对孔圣人的尊重;二是阅读方便。但这种合读本,却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由于《易经》卦、爻辞的文义本身深奥难懂,就使得人们在研究《周易》时,大都是遵循以“传”解“经”这一条路,从而忽视了对经文本身的研究,至于《易传》及易学的观点究竟是否与《易经》相合,则少有人管它,这应该算是《周易》读不懂的第二个原因。
  返回>>To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