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实践与文化主体性建构

发布时间:2025-2-19      阅读次数:8

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主体性的确立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命题。其中,翻译实践作为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一实践既关注民族文化主体内涵的表达,也关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的深度融合。通过考察中国当代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主体性表达,分析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内在路径与创新实践,有利于推进中国当代文学在坚守文化本位基础上的现代化转型。文化主体性的建构不仅为文学翻译、文本阐释以及文学史重构提供了内在立场和学术视野,而且为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世界价值和历史意义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维度。

丛新强,文学博士,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莫言与国际文学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等。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科研,出版《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学》《当代中国文学的宗教维度》《莫言长篇小说研究》《新时期文学视野中的“新生代”小说与文化延伸》《世俗与神圣之间》《历史与伦理之间》《新中国红色经典的跨时空阅读》《新中国红色经典文本接受史述》等,主编《全球对话主义与人文科学的未来》《新中国红色经典文学研究资料丛书》(八卷本)、执行主编《莫言研究三十年》(三卷本),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多项,获得泰山文艺奖、刘评论奖、万松浦文学奖等。

武汉译路通翻译公司

2025年02月19日

 

 

  返回>>Top
-x